当前位置: > 论文中心 > 教育论文 >

约翰·洛克《教育漫话》中家庭德育观述评(2)

时间:2014-07-04 15:03 点击:
3.及早管教与实践 凡是有心管教儿童的人,便应该在儿童极小时早早加以管教。约翰洛克主张要对儿童进行及早的道德教育,要在他们记事前尽可能地将他们的意志培养的平易近人,这样就可以自然成性,即使长大后,也会服

  3.及早管教与实践

  “凡是有心管教儿童的人,便应该在儿童极小时早早加以管教。”约翰·洛克主张要对儿童进行及早的道德教育,要在他们记事前尽可能地将他们的意志培养的平易近人,这样就可以自然成性,即使长大后,也会服从自己理智的约束。“子女幼小时,应该视父母如君父,如具有绝对权力的统治者,这样去畏惧父母;一旦年岁较大,则当视父母为最好的、唯一可靠的朋友,这样去敬爱父母。”当然,这种管教要宽严得当,幼小时管教要严,等他长大到能够运用理智后,父母对他的管教要渐渐放宽,此时的父亲角色变得和蔼,可使父子间的距离缩短,理智还能告诉他,父亲以往对他的管束其实是对他的另一种爱护。

  4.因材施教

  对于儿童的气质,“应及早去仔细观察;而且要在约束最少时,当他正在游戏或自以为不在你的视线之内时去考察。看他的主要感情与主要倾向是什么;看他是强悍还是温柔,是勇敢还是缄默。因他在这些方面的不同,你对待他的方法也应有所不同,而你运用威信的方式也不一样”。父母应该恰当把握儿童的本性,知道他们有哪些优势与不足,如何更好地展现和挖掘优势,对于不足,如何进行相应的改良或者通过何种努力去获得。而在许多情形之下,应该顺应自然,将他们自身的禀赋尽可能地发展,而不是想要使他改换一种天性,否则也是徒然,因为勉强的粉饰留下的也只是矫揉造作的丑迹。

  综上所述,体现在约翰·洛克《教育漫话》中家庭德育的原则包括用理智克制欲望、及早培养道德习惯、及早管教与实践、因材施教等,这些原则对我国现代家庭道德教育的实施有重大作用,尤其在我国独生子女的家庭道德教育方面敲响了警钟。

  四 约翰·洛克《教育漫话》中家庭德育的途径

  1.榜样的影响

  “与其依从规则,不如根据榜样。”可以说,榜样教育是家庭道德教育的基本方法。教条式的规范所起的作用远远不及榜样的示范所起的作用大,和任何规则和教训相比,榜样的影响所起到的作用更为久远和深刻。因而,父母要以身作则,自觉提高自身的素质与修养,在家庭中形成儿童最早能够接触到的良好行为规范,在儿童面前树立威信,同时在为他们选择“导师”和“伴侣”时要慎重,要设法努力为儿童营造一个好的教育环境,以使他们在榜样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走上正轨,从而使得家庭德育奠定儿童终身的品德基础,打造儿童未来事业成功的基石。

  2.说理的教育

  “儿童一到懂话的时候,就懂得道理了,他们之希望被人看作具有理性的动物,是比想象得到的年岁还早的。”因此,对儿童进行家庭道德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就是说理的方法,而这种说理是以适合儿童的能力与理解力为前提的。所有应该具有的德行、不应该具有的过失,都可以用理来说服。让他们明白父母之所以支持或者禁止他们做某事不是出于空想,而是合理、有益且有必要的。当然,说理的方式要温和,“即使惩罚他们,态度还是要镇定,要让他们觉得你的作为是合理的”。要让他们的内心真正受到语言的触动,真正感受到所讲道理的正确性,这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说理教育的作用。

  3.适当的奖惩

  奖励与惩罚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关键在于用的是否得当,奖励是精神上的奖励,奖励的目的是培养儿童的荣誉感,不是引诱儿童做事的条件,如果伴随名誉奖而给予一定的物质奖是可以的,但方法要运用得当,且作为奖励的表扬要当着别人的面,如果能得到大家的传播,那奖励的意义将会更大,将更容易培养儿童的荣誉感。奖励的次数不可过于泛滥,而惩罚也需慎重。惩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儿童形成羞耻心。“鞭笞是惩罚儿童的方法中最坏的一个,所以也是最后一个。”只有在所有比较温和的方法都用过且都无济于事时,才可以使用。当不得不采用体罚时,“应该来得沉着严厉一点(并且应该一面鞭挞,一面教戒)”,目的不单是让儿童体验到痛苦,更是将这种痛苦融合到他们因知道自己不该犯错而产生的悲悔中。

  在《教育漫话》中体现出来的家庭道德教育方法包括榜样的影响、说理的教育以及适宜的奖惩,当然这些都是采取的手段而非最终目的,对于我国素质教育的实施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。

  参考文献

  [1]〔美〕约翰·洛克著.教育漫话(傅任敢译)[M].北京:教育科学出版社,1999


   论文榜(www.zglwb.com),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、投稿辅导的网站。
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,寻求投稿辅导代理,快速投稿辅导,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:省级投稿辅导/国家级投稿辅导/核心期刊投稿辅导//职称投稿辅导。


栏目列表
联系方式
推荐内容
 
QQ在线咨询
投稿辅导热线:
189-6119-6312
微信号咨询:
18961196312